绿色轮胎:国内企业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2013-09-25      新闻来源:中国橡胶网

   

自从法国米其林公司提出绿色轮胎的概念,至今已有20多年了,我国轮胎行业的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战略也已经启动1年有余,而在业内影响巨大的欧盟轮胎标签法规也已经正式实施了大半年……如今,我国绿色轮胎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业界如何看待绿色轮胎市场前景?近日,来自全国的轮胎企业齐聚上海,共同参加全国绿色轮胎技术研讨会。记者也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现阶段,我国绿色轮胎总体上还处于初级研发阶段。” 《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双钱集团总工程师钱瑞瑾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2013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韩泰轮胎推出电动车免充气轮胎(NPT)等3款未来概念胎及最新的轮胎设计成果亮相车展。通过全面材料革新,NPT在安全环保方面取得特别突破。(企业供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2年年初,我国橡胶行业提出争取“十二五”末实现绿色轮胎产业化,达到50%的企业可以生产绿色轮胎,以及其中50%的企业绿色轮胎产量超过普通子午胎的目标,为此我国轮胎企业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当前两极分化明显。

    我国轮胎企业数量庞大,但不同企业执行的生产标准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三角、双钱、风神、佳通、玲珑、赛轮和中策这样的大型企业从研发到生产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绿色轮胎的研发,从轮胎配方、设计、质量管理等多方入手,提高产品质量。如风神轮胎自2011年5月份起,每年承担上千万元成本,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子午胎产品100%绿色制造,并通过了美国的SmartWay认证。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仍然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并未涉及绿色轮胎的研发及生产。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被贴上质次价低的标签,影响整个行业形象,也容易受到贸易保护壁垒的冲击。

    钱瑞瑾指出,就产品而言,当前在轮胎滚动阻力方面,我国绝大部分C1和C2轮胎的滚动阻力能够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但有相当一部分为E~F级,其中9成以上没能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最低要求。另据抽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出口欧美的C3类产品尚有相当部分未能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更大比例的产品不能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要求。

    其中,在轮胎噪声方面,目前出口欧盟的各类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第一阶段要求,但部分花纹受到了限制;而要达到欧盟第二阶段标准,绝大部分花纹产品都需要改进。就工艺及装备而言,低温连续炼胶、充氮硫化、半制品的预硫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仅在部分企业和新建项目中开展,整个行业目前工艺装备情况和国际先进企业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从生产过程的能耗看,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达到目前规定的限定指标,新建的项目也都能达到规定的准入标准,但仍有近半数企业无法达到按绿色生产目标提出的先进指标。

    一家轮胎生产企业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出口到欧盟的轮胎,均已达到欧盟标签法的要求,滚动阻力性能已达B级,湿抓地力性能则全部达到A级。但这些只限于出口到欧盟的轮胎,而面向国内的产品性能则较低。由于绿色轮胎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价格自然要比其他产品的价格高,但国内客户更倾向于耐用的低价产品,并对轮胎本身的性能了解甚少。中国轮胎业的全面绿色化发展还需要时间。

    对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指出,目前中国轮胎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国内市场增速放缓,国外市场持续低迷,轮胎企业和原材料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亟须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绿色轮胎,增加经济效益。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566 客服信箱:chem@job1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