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怎么走?

发布时间:2013-08-14      新闻来源:一览石油英才网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在网络兴起之前,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主要方式就是离开案头、走进地头、坐上炕头,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的诉求,汇集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问题。

  不仅如此,随着网络终端设备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不但成为群众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会交往、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成为群众问政的重要渠道。基于新媒体多向即时互动、去中心化耗散传播和交互关注几何数聚集特征的新媒体问政、反腐,无不彰显出新媒体沟通和动员的强大威力,这也给新媒体时代走群众路线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群众路线要入网。新媒体时代,群众开始大规模触电上网,借助新媒体的联系、沟通日趋频繁,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虚拟社会日渐成型。群众路线要求群众在哪里,群众路线就走到哪里。面对数量不断增加、影响不断增强的线上群众,需要把群众路线搬到网上,重视联系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群众。

  第二,走群众路线需要从网上来,到现实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向群众学习。新媒体时代,党员干部需要从网民中来,向线上的群众学习,关注新媒体热点,掌握线上群众聚焦的问题和主要的诉求。网络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和镜像,线上问题归根结底是线下问题。所以,走群众路线要网上听声,网下解忧,不仅从网上来,到网上去,更要到现实中去,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依靠新媒体汇集智慧、凝聚力量。在新媒体时代,大量群众在新媒体上发言、评论、转发、围观、收听,其中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智慧和力量。走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新媒体时代走群众路线要利用新媒体问政于群众、问需于群众、问计于群众,汇智聚力,依靠群众之智、群众之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第四,走群众路线要入乡随俗。针对新媒体受众普遍较为年轻的特点,有地方将党建服务嵌入和移植到微博、淘宝、微信等新媒体上,实现对年轻人立体式、无缝隙的吸引和凝聚,开创了新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新走法。此外,新媒体去中心化和个人化传播特性塑造了用户的平等身份和简约文风。因此,走群众路线还需要用网络语言与线上群众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高姿态、打官腔,自觉接受监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总之,要把新媒体当作走群众路线的新抓手,把新媒体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穿新鞋、走新路。这既是新时期走群众路线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归到群众路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必然要求。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道出了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概括成一点就是在一起。新媒体的开放、高速、廉价、多媒体传播能力和即时多向互动功能,再借助日渐普及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可以跨越地理区隔全天候地在场直播,实现随时随地与群众直接在一起的要求,规避脱离群众的问题。

  然而,新媒体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完美无缺的。新媒体时代走群众路线需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首先,新媒体上的群众是跨地域、行业、民族等社会自然界限的松散共同体。由于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率和活跃度问题,他们并不是且也未必代表全部群众,加之网络匿名性造成的表达恣意和网络公开性导致的外部介入,都可能造成沟通扭曲、失真和非理性。这些情况需要警惕。

  其次,新媒体平台上的网络谣言和网络噪声危害极大,辟谣和降噪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信息以正视听、做判断。

  再次,要避免形式主义。新媒体时代走群众路线不是仅仅开了账户、织了围脖、回复了几次就可以了,不能流于形式,而要长期、频繁、高效地交流互动,了解情况、回应诉求、解决线上线下的问题。

  新媒体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实践形式,也提高了群众路线的实践效果。然而,新媒体终究只是一种媒介,具有间接性、虚拟性。所以,新媒体时代走群众路线,仍要以面对面的线下直接联系为主,以新媒体线上联系为辅,二者兼可得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566 客服信箱:chem@job1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