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药制剂要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12-05-05 新闻来源:农药英才网
针对我国农药制剂未来该如何发展当前的情况,农药英才网的网站负责人符先生表示,农药行业要发展好制剂产品,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首先,剂型的发展要积极适应我国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符先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而蔬菜、果树、花卉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农药制剂应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量开发和生产适用于各种经济作物防治病、虫、草害的优质产品。此外,为了降低大量挥发性苯类有机溶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国家正在大力削减以芳烃为溶剂的乳油产品,鼓励开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和替代溶剂,国内农药制剂企业应往这个方向努力。
其次,新剂型的基础研究有待深入。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丑靖宇博士表示,缓释剂是农药新剂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种高端产品。微胶囊剂就属于缓释剂的范畴,是技术含量高且颇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农药新剂型。但是,当前国内对剂型稳定性、微胶囊的包覆率检测手段等的基础研究还有待深入。此外,微胶囊剂作为农药新剂型缓释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剂型之一,其缓释性能仍处于自由释放而非控制释放状态,对缓释性能的检测仍处于摸索阶段。
再次,制剂的发展要与资源及环境相协调。符先生谈到,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可耕地面积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且多处丘陵山区,梯田面积接近4000万公顷;大多数农作物仍为单家独户零散种植,较少规模化生产,且西部地区还经常出现缺水现象。实际上,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缺乏,环境承载力比较脆弱。因此,我国农药制剂的发展必须通过技术创新,认真解决当前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稳定性。同时,要加大开发新产品、高端产品的力度,着眼于未来,促使农药制剂的发展与资源及环境相协调。
此外,我国农药制剂的构成也不够科学,多为低端产品。农药英才网的符先生了解到,从20世纪90年代起,农药助剂对有益生物的毒性就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对农药溶剂和助剂的相关管理规定,限制或禁止使用一部分有毒有害的溶剂和助剂。我国也正在逐步限制芳烃类助剂和其他安全性较差助剂的使用,并进行农药制剂产品的综合性安全评价。但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药制剂消费构成中,受限的乳油剂型仍占4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消耗30万~40万吨甲苯、二甲苯等轻芳烃类有机溶剂,给环境带来不良影,还有我国平均每种原药只能加工七八种制剂,而发达国家的每个农药品种可加工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农药剂型有许多种,且各具特点。企业可根据不同目的和具体用途,从原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载体的相容性、制备的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配制适当的剂型。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