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贷款审批趋严
发布时间:2013-07-27 新闻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据了解,商业银行对煤炭企业贷款条件审批趋严,今年以来,煤炭贸易商通过应收账款或承兑汇票质押进行融资的比率明显提高。
从多家煤炭贸易商了解到,煤炭价格持续低迷令银行放贷谨慎情绪陡增,银行贷款审批条件日趋严格。与2011年各银行争抢煤炭贷款客户的情形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某银行营业部人员表示,自6月“钱荒”问题暴露后,调整信贷结构成为重要目标,各银行对于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领域发放贷款均较审慎,贷款审批条件空前严格。以煤炭为例,不仅要审批相关销售额和资金业务流水,还要把关企业的资质等级。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说:“相对而言,我们更愿意给规模较大的国企放贷,小型煤炭企业拿到贷款相当困难。”
一位分析师说,今年煤炭贸易商通过应收账款或承兑汇票质押进行融资的比率明显提高。煤炭贸易商以从五大电力集团处获得的应收账款或承兑汇票为抵押给银行,到期后电力公司直接将欠款还给银行,煤炭贸易商则向银行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
相关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煤炭贸易企业的应收账款明显增多,现金流相对紧张,银行对放款非常谨慎,导致这种贷款方式较为盛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以来,我国年均提高煤炭产能4亿吨,产能建设超前。业内人士表示,煤炭产能过剩的助推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前些年大规模的煤炭固定资产投资释放了大量产能,二是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与技术改造矿井陆续投产。
分析认为,银行对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审批趋严,表明了国家“调结构”的决心。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通知中提到,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已发放的贷款要采取妥善措施保障合法债权安全。7月上旬,国务院要求,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央行日前表示,将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扎实有效推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