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了文化遗产,值!
发布时间:2013-08-23 新闻来源:一览石油英才网
吐哈油田一条供电线路正在改线施工,为高昌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路。8月16日,一览石油英才网的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改线花了400多万元,但保护了文化遗产,值!”
今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高昌故城等22处遗址名列其中。
高昌城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故城遗址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市东面约40公里,毗邻吐哈油田鲁克沁油区。1961年3月,高昌故城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8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故城申遗,吐哈油田鲁克沁至神泉的一条110千伏供电线路需要迁出。
5月底,吐哈油田多次与吐鲁番地区相关部门联系,就改迁线路建设方案进行现场勘查,最终确定了改迁方案,从原来的高昌故城附近向南迁移绕行1.7公里。工程改造线路绕行后总长约20公里,比原有线路增加6公里,其中新架铁塔44座。
为了确保进度,吐哈油田抽调装备、人员,分两个标段同时开工。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70%,计划8月底竣工投产。
8月16日,在供电改迁施工现场,一座总高21米的转角塔在棉花地中拔地而起。在烈日的炙烤下,铁塔反射出耀眼光芒,塔身无法直接用手触碰。4名身穿防护服,手戴棉手套的安装队人员正在塔上紧张施工。吐哈油田供水供电处副总工程师李忠雄介绍说,正是这以“几”字形排列的44座铁塔将高昌故城遗址和油田生产设施分开,可有效保护这座古代西域留存至今的最大故城遗址。
油田建设为保护文物让路,在吐哈油田并不鲜见。在一条原油外输管道工程建设中,现场踏勘人员发现一个检测站刚好处在天山庙位置,当即修改设计,把站点南移400米,为数百年古庙让道。开挖施工过程中,管道建设工地意外发现古代墓葬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上报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随后,施工方案根据文物专家确定的古墓范围进行调整,使原本笔直的管道突然“跑”出“直行道”,拐了个弯后又继续向前延伸。管道拐弯,延长了工期,增加了成本,吐哈油田员工却认为,虽然花费了更多时间和成本,但与所保护的文物古迹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吐哈油田地处新疆哈密、吐鲁番两个行政区,文物古迹众多。因此,吐哈油田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坚持在工程设计阶段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协作,对管道沿线、场站等施工地段进行文物古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优化制订最佳管线建设设计方案。工程施工中,施工队伍把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到每个环节。作业带拉起警戒线,施工车辆、人员的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在12米作业带以内。取走的草皮妥善保存,作业完工及早回移。取走熟土全部回填,努力恢复地貌。穿越河沟、洪水沟等敏感地带时采用连续混凝土浇注,穿越水源地时管道增设防渗水工膜。虽然建设费用增加了,但环保措施执行得更加完整彻底。
目前,吐哈油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被评为新疆“环境友好企业”。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