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阳产业的现状和前景——玻璃行业在市场中的穿梭里程
发布时间:2011-12-30 新闻来源:玻璃英才网
玻璃行业即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是指任何形态的玻璃和玻璃制品、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废玻璃、废玻璃纤维再生产玻璃制品的活动。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包括平板玻璃制造、技术玻璃制品制造、光学玻璃制造、玻璃仪器制造、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制造、玻璃保温容器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以及其他玻璃制品制造等9个子行业。
近些年国外玻璃工业已经完成结构调整、专业分工、技术升级,正处于企业购并、资源整合阶段,规模扩张已从发达国家转向以亚洲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玻璃工业正进入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并进为特征的时代,技术创新尚在起步之中。近几年,通过对关键技术装备引进以及自我研发,已具有了当代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装备,2010年正在致力于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而开展二次技术创新,以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向真正意义上的玻璃强国迈进。
当今世界玻璃制造商们在开发玻璃新技术方面,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五大领域的发展和需求奋进。在材料方面:玻璃原片的生产向大片、薄片、厚片、白片四大类发展;在研发新技术方面:从玻璃产品的表面和内在改性应用、功能等方面着手,使玻璃更具备强度、隔热、耐火、安全、阳光控制、隔音、自洁(环保)等优异的功能,从而尽快加入对材料、能源、信息、环保、生物等五大工程的开发,并提供上述工程使用的玻璃材料。
玻璃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风险仍然存在。玻璃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供需矛盾突出的风险;政策限制的风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国际玻璃需求的恢复仍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周期性产能过剩的风险等。从整体上看,玻璃行业的风险评级是中级,机会与风险并存,可选择性介入。 玻璃行业整体是属于维持类行业,并有选择性的支持类行业,主要原因是:玻璃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还处于从玻璃大国向玻璃强国转变的成长阶段。目前,玻璃行业的发展进入风险期,而这也是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的机遇期。通过支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项目和企业,将会有良好的回报。
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分析,有关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要使玻璃行业能渡过目前困境,除了玻璃企业自身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凭科技创新提高产 品竞争力以外,政府的政策支持,特别是适时调高退税率,更是必不可少、且迫在眉睫。企业自身创新发展虽然是长久之计,但却一时难以取得成果。特别是在目前 多方压力下,企业生存尚是问题,何谈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调整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缓解贸易顺差和优化出口结构,尤其是有助于透过缓解贸易顺差的路径来抑制流动过剩。但是,我们应当辨证的分析这一政策的综合影响。通过对该措施实施前后玻璃行业的发展状况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实施这一政策对玻璃出口企 业的不利影响是重大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不能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要想使玻璃企业靠自身能力走出困境,真是难以想象。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